搜索

山高水长——远观杨慕唐

作者:青岛英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4-29 20:29:19
撰文/王基德

        我在注视着一张老照片沉思。

        照片上,一位老人倚靠在床头,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头上一顶绒线帽,戴着白色绒手套的双手捧着一本书,正读得专心。照片说明,时年老人89岁,这是老人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掐指一算,这照片拍摄于1991年。
最后一张照片,一位老人,89岁,坐在床上读书。面对着它,我能想些什么呢?一些说不清楚、理还乱的情愫在周身弥漫。感慨人生之无常,感叹人生之苦短。俱往矣。

        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姓杨,字铭尧,名慕唐,河北束鹿人。慕唐先生一生习书法,年少时,先习欧阳询,后学颜真卿,再后来,迷上了孙过庭的《书谱》。所以,谈及杨慕唐,必提及孙过庭及其《书谱》。欧阳询、颜真卿、孙过庭皆唐代书法大家。孙过庭的《书谱》,全文洋洋洒洒4000余字,为古代书法论精品,同时又是草书楷模。今人评《书谱》:“极尽笔锋运腕变化之能事,字与字间神韵贯通,行与行间气脉相连。单个字的行笔力透纸背,侧锋偏锋多于中锋,故入笔出笔锋棱明显,锋腕的转动痕迹清晰可辨,书写时的心态恍然在目。开首平心静气,字较安稳规矩,写至中间,心花怒放,书字风采大增;后段似有倦意,字渐失规矩,数字相勾连,点画狼藉,随心所欲……”慕唐先生一生迷恋《书谱》成痴,一部《书谱》4000余字,他写了不下千遍。有书界人士认为,其书神韵律动,神采恍然,得《书谱》之精妙要义,悟书艺已臻妙境。如今,在慕唐先生身上冠以著名书法家,应当之无愧。
 
       慕唐先生一生跌宕起伏,最“辉煌”时,曾做过南京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的秘书。年轻时,做过银号店员、录事。1936年,从河北老家到青岛投奔亲友。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得知南京国民党政府招聘缮写人员,考题是写4个大字,500个小字,行书中堂一副,草书对联一副。于是,根据要求寄去应聘,结果一投即中,总共录取二人,慕唐先生为第一名。旋即南下,先在文官处做缮写员,后升任秘书。据说,当年林森好题字,但大多为慕唐先生代笔,然后盖上林森的图章。这图章平时由慕唐先生随身携带、保管。
南京解放后,杨慕唐留在大陆,1950年起,在青岛火柴公司做工,1963年由钟表厂退休,在一家文教用品厂做传达,直做到快80岁。“文革”后,政府聘他为青岛市文史资料室研究员,晚景晴好,说到底,一生看似平淡如水,波澜不惊。

        慕唐先生曾有一印“三王弟子四界梦人”,何意?解之谓:“余曾向红豆村人王克用习京剧,又与同事王晓雯学作人之道,王长岭学哲学,且出生于农村,长习商贾,中年转入仕途,晚年又入工厂,实皆浅尝未深入,在仕农工商四界中如梦混过,为此自号三王弟子四界梦人。”杨慕唐的内心世界,别人很难揣摩。早在南京时,他就已经一心向佛,“慈悲喜舍”被他奉为处世的座右铭,并请人以此刻印一方。几十年来,他抄写了大量佛经,均为蝇头小楷。其中,他最喜欢的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六十年代,他又与湛山寺一名为寿池的和尚过从甚密,并从那里借到40种经书抄写。传说,慕唐先生晚年,话也懒得说,每日只是坐在床上读读佛经和古典小说,不闻窗外事。
前一段,偶对崂山刻石感兴趣,翻检资料,在众多的崂山刻石中,竟然发现有三处为慕唐先生所题,其一,为“听涛”,字镌于沿梯子石登山通往明霞洞和上清宫路口,俯瞰脚下碧波万顷,听海涛松风,望遍满山翠松。字为草书,字径50厘米。其二,为“狮子岩”,地处青山口北面,因石崮状如石狮而得名。字行书,字径1米。其三,为“龙头榆”,在逢仙桥北端,古榆树虬枝盘曲似游龙,字刻于树旁之石上,为行书,字径30厘米。遥想当年,慕唐先生为生活计,为人写字,一幅字2元,一本《书谱》抄本20元,一幅《长恨歌》扇面6角。感慨系之。走笔至此,一些不连贯的有限的记忆涌上心头,不要放眼全世界,放眼全球,单单一个小小的青岛,生前不显达,身后作品享殊荣的书画家也能数出几个,不一一例举,慕唐先生为其一。这真是一个无人能琢磨透的有意思的现象。

        我想说的意思是,此等大家更觉其可贵,贵在他不会,也不肯炒作自己,若否,何必等到身后。君不见,遍视当今之书画界,只要会炒作,不是大家,也早成了大家了。近来,集中看陈丹青教授的文字作品,很有心得。自然,真正的大家不是靠炒作出来的。这又是另一话题了。
在路上,一切都在路上。山高水长,已经很久很久未接到平信了,忽一日,接到一位老友手书,说到“山高水长”。想当初,慕唐先生去世之日,本人刚踏上社会未几,未得见识,甚为憾事。我愿用“山高水长”4个字,来表达对慕唐先生的敬慕之心之情。

        简写的杨慕唐,你可以从资料里查寻。大写的杨慕唐,你只能从生活里去悟。
 
(文章摘自《青岛画报》2007年08 期)


    首页   |  关于美术馆  |  艺术家  |  书画名作  |  展览  |  新闻动态  |  联系我们

    电话:13906398808  13954221152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昌乐路1号乙-16
    Copyright 版权所有 2022 青岛英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