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左笔大家费新我

作者:青岛英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浏览: 发表时间:2022-04-29 20:42:20

        中国旧式文人都喜欢编年谱、写日记,非常注重积累、收集日常资料,费新我先生正是养成了这一良好习惯,才使他的笔记、备忘录、日记、印章、照片、书画、证书和信函等各类档案资料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今苏州市档案馆保管的门类众多、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的费新我档案,成为迄今为止馆藏众多名人档案中内涵最为丰富的一个。这批珍贵档案是费新我先生留给第二故乡苏州的文化遗产,它们反映了一代左笔书法大家的人生历程、创新精神、非凡意志和人格魅力。

  弃商学画新我人生

  1903年12月21日,费新我出生于浙江湖州双林镇一个平民家庭,取名思恩。父亲费绮成是上海一家轮船公司的账房,母亲贤淑善绣,作为家中长子(上有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他被寄予很大的希望,姐姐柳英则是启蒙老师,教会了他认字、写字。辛亥那年,费新我进入私塾读书,聪颖好学的他三年后转入蓉湖书院读四年级。1918春天,已是高小毕业生的费新我到上海敬业书院读书,父亲为其取字"省吾",但半年后就辍学。翌年,他开始在上海协恒庆出口号做学徒,白天忙着学做生意,晚上补习英语、习字作画,安排得井井有条。最幸运的是,他得到长者陈鹤年的指导,开始临习颜书《麻姑仙坛记》大楷、杨沂孙《说文部首》、有苏轼的《醉翁亭记》,写字不再是单纯的写字,书法的概念开始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当下无人不知费新我是杰出的书法家,其实他首先是一位画家。顾笃璜先生称他"既有西画的写实根底,又有国画的笔墨功力,所以出手不凡,作品以人物画为多"。书画世界奥妙无穷,这个无声有形的世界胜过人间一切,沉醉于此的费新我无法自拔,为此他学打太极拳、练习武术、学会游泳,以提高体能,或许与过去体弱的"我"说声再见,或许准备开启崭新的人生,1929年他改字为"新我"。1934年,他毅然辞掉叶伯记出口号高级白领的工作,义无反顾地走上一条没有保障也未必有出路的道路,这种"弃商从艺"的行动需要多少勇气和魄力啊。当年9月,他以三十多岁的大龄学生进入上海白鹅画校,日夜兼修,师从陈秋草,学习西洋画,又跟随潘思同学习水彩写生,并随师友赴曲阜、泰山、北京故宫、十三陵等地,视野在阅历中得以开阔,画艺在练习中得以提升,仅用一年的时间获得毕业证书,即刻加入白鹅画会,成为研究员。

  画画非一朝一夕所能速成,诚如费新我的一位老师所言需要天资与毅力,但他明白天赋固然重要,毅力更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尽管他后来由西洋画转向编绘画册,但从他本人所编年谱中发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成果十分丰厚,自1939年9月万叶书店出版他的第一本《铅笔画册》至解放前夕,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1940年的作品最多,编绘了《水彩画册》《万叶铅笔画》《万叶水彩画》《万叶蜡笔画》各一套。1941年,钱君匋请费新我画连环画本《家》(巴金),他欣然从命,画146幅。1943年,费新我一边担任社教学院高中部劳美老师,出版《我的毛笔画》四本。

  从他走上画画的道路不久,就因抗战爆发而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环境。1938年定居苏州后,基本上来往于苏州与上海,在乱世中找到画画的乐趣,以画画为谋生之路,为课本画插图、做广告设计、出版画册、做美术教员,始终围绕着一个画字。或许这些工作对画家来说是雕虫小技,但绝对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

  生活于乱世的费新我并不是只知书画不知窗外事的书生,他也密切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抗战胜利前夕,《江苏日报》记者闵履夷先生感慨于时局的动荡与政府的腐败,相约费新我画图,他作诗文,两人合作的《百丑图咏》在《江苏日报》上发表了40余幅。抗战胜利后,《苏州明报》复刊,费新我画了百幅"八年痛心素描"简笔画,引起了读者们的共鸣与好评。

  喜获新生,佳画迭出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多少中华儿女欣喜万分,激起了共同建设新中国的美好愿望。费新我不甘人后,积极参加苏州文联的各种活动,先在苏州国画工作者讲习班学习了四个月,接着随土改工作团下乡体验生活,又到青年美术班授课。新社会新气象令画家才思喷涌,他开始学习国画,经常参观江苏、上海、苏州、华东等地举办画展及国外的各种展览,学习观摩他人的作品,开阔视野。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创作了《小组长汇报》《卖花归》《太湖图》《鲁迅与青年》《森林图》《水鸭图》《孙中山先生像》《采伐图》《草原图》《刺绣图》……且不少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览。如:1953年,《小组长汇报》参加上海国画展;1955年,《冒雨实习》参加全国第二次展览;1957年,《采伐图》《牧民图》《欢乐的贺客》参加华东国画展,《部队护林》参加军史画展;1958年,《刺绣图》入选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这些作品获得好评。《刺绣图》是费新我的得意之作,表现了苏州传统工艺刺绣从上绷到落绷的全过程。为了真实反映刺绣工艺流程,1952年,费新我深入到苏州刺绣厂,了解刺绣生产过程与绣女们的工作、思想、情感,他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反复构思,创作大量的素描,将24位绣女不同的姿态、动作、神态、服饰、发型全部展现在图画中。著名工笔画家于非闇评价《刺绣图》发挥了"民族绘画现实主义传统",是一幅"反映现实生活、清新明快的作品"。

  另一幅巨作《草原图》历时十个月,几易其稿,大小草稿百余张,分原野、城市、山岭、国营牧场、牧业互助组五个部分,再以原野结尾,此画描绘了费新我到内蒙古的所见所闻可爱的小羊、奔驰的火车、纯朴的牧民,表现了辽阔草原的美丽风光与风土人情。1957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丰子恺的《费新我

  “因祸得福”左笔名世

  1957年6月,费老被江苏国画院聘为副画师。正当他一门心思做专业画家之时,意外发生了。1958年3月,他的右手腕疼痛,确诊为关节结核,虽赴上海、南京求治名医,却未能治愈,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意味着画家艺术生命的终结。但费新我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以乐观的态度接受残酷的现实,以超常的毅力开始了"新我"人生。二十多年前改字"省吾"为"新我",包含了体质由弱转强、职业由商转艺的内涵,而今的"新我",则要挑战更多的困难。

  他问自己,右手不行了,为什么不用左手写字呢?当年10月,年过半百的费新我开始像小孩一样学写字,终于用左手写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如他自己所说:"经过多少困惑、疑虑、沉闷、失望的考验,耗尽了多少纸墨和心血,天天练求教于人,常将习作带身边"。

  他经常到大公园锻炼身体,打完太极拳后,就把字给人家看,虚心征求意见,但中国人的含蓄往往使人听不到真话,何况是用左手写出来的字,人们不忍心因为自己不恰当或不准确的言辞挫伤他的自尊心,一致说写得好。但有一位略通书法又喜欢拉京胡的人不客气地说:"好虽好矣,惜缺一"力"字"。好友矫毅也将祝嘉、萧退庵、汪星伯、蒋吟秋等先生的批评意见写在纸上,传给他看。当他看到那些不客气,有的甚至比较尖锐的意见,非但不生气,反而如获至宝。在矫毅的建议下,他开始练习《龙门十二品》《爨龙颜》《爨宝子》的方笔和沈寐叟各贴,他的字逐渐由软弱转为坚硬,形成了"古拙天真、雄强浑穆、朴厚遒润、苍茫灵动、奇险深沉、似欹反正的书体"费体。矫毅是一代篆刻名家,两人相交甚厚,为费新我刻了"吴兴"、"工部诗"、"新我"、"左笔"、"新我左手"等多枚印章。1966年,林散之先生赠他一幅扇面,写道:"江南文物久相亲,尤爱姑苏费老人。手自左挥原反右,貌从故我独翻新……"

  1982年,费新我在日本东京、大阪讲学,并举办《费新我书展》,日本著名书法家村上三岛先生由衷佩服:"费新我先生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而且是一位哲学家,一位有志之士"。启功也热情题诗:"秀逸天成郑遂昌,胶西金铁共森翔。新翁左臂新生面,草势分情韵倍长"。元代的郑遂昌与清代的高凤翔均为当时著名的左笔书法家,将费新我与他们相比,可见启功对他的肯定。十年后,启功再次题诗:"烂漫天真郑板桥,新翁继响笔萧萧。天惊石破西园后,左腕如山不可摇",称其书法"古朴潇洒,有高西所不及处,至可宝也"。

  德艺双馨桃李天下

  费新我一生好学,为人谦和,淡薄名利,但对后学提掖有加,虽然没有设馆授徒,却有众多的弟子追随左右,学其人品书品,可谓桃李满天下。

  1990年,初冬的北京虽然天气晴朗,但寒气逼人,费新我不顾年迈休弱,千里迢迢来赴京参加"苏州墨林八家"书法展。言恭达、潘振元、周玛和、朱大霖、张士东、王歌之、卫知立、徐圭逊等八位中青年书家亮相京城,费新我以中国书协理事和苏州书法界元老的双重身份隆重推出他们,真诚地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苏州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寄希望于青年一代"。苏州书法界有了费新我这样的大家指点后辈,传授艺术,才使苏州书法人才辈出,书法艺术绵延不绝。

  同样费新我以有容乃大的胸怀关心外地的书法事业,提高书法爱好者们的水平。自1978年张海首次邀请他到河南安阳讲学、举办"新我来洹书法展"起,先后参加河南书法界的活动多达十余次,他的创作态度与创新精神、超凡毅力影响了河南书法界,使之在中国书法界有了一席之地。这份关爱令学生张海没齿难忘,认为"对于河南书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迅速崛起,谁都不会把费老来河南讲学指导看成唯一原因,然而这期间费老的书法水平、书法理论乃至人格魅力对河南书家的影响,则是绝对不对忽视的,也可以说是促进河南书法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艺术无界相得益彰

  任何一门艺术都不是孤立的形式。费新我左笔书法体现的动态美与节奏感,与他精通太极拳密切相关。当前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担任过首届苏州市武术协会会长,而费新我档案中有很多拳术、剑法方面的文字记录,披露了太极拳对书法的作用。当年练拳为了强身健体,但他从中获得了灵感,并运用于书法之上,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上世纪五十年代,顾笃璜负责苏州昆剧团工作,为加强青年演员的基本功训练,遂请费新我传授太极拳。顾笃璜认为昆剧的唱、做、念、打"无不贯穿着气息的运转",而太极拳虽为武术,但它强调"内练一口气",其形态与昆曲身段要求的圆润、协调、含蓄十分一致。作为书法家,费新我比一般拳师更懂得艺术的相通之处,因此请他授课再合适不过。

  "学书先立品,墨光可照人"。他的儿子们受其教育和影响,钟爱文化事业,将费新我档案交给苏州市档案馆保管,希望有更多的人研究父亲的艺术成就。


(转自搜狐网)


首页   |  关于美术馆  |  艺术家  |  书画名作  |  展览  |  新闻动态  |  联系我们

电话:13906398808  13954221152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昌乐路1号乙-16
Copyright 版权所有 2022 青岛英德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10635号-2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