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寰成 青岛市张朋艺术研究会主席
张朋,字锡百,1981年出生于祖籍山东高密。山东纺织工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朋绘画艺术有其家学渊源和传统功底及西方绘画的基础。他曾着重研究过岭南高氏兄弟、张书旗先生,刘奎龄父子各家的绘画艺术。最后对齐白石艺术进行了全面研究。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张朋广蓄博收,选择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个人风格。
在欣赏张朋的绘画艺术时,我们注意到张鹏在经营位置上下了很大的气力。连印章用在什么地方,题跋写在哪里都用心备至。可以说经营位置问题费尽了张朋的大部分精力。张朋在用色上不同于齐白石那样大胆地表现色彩的鲜艳,也不同于八大山人那样一味的淡逸。他墨色外大多采用同一种色阶进行对比来烘染气氛。这种方法效果极佳,风格突出。张朋很善于用水和墨。有人说他的画淡墨居多,这同有人评价李可染的画过黑如出一辙。
在中国美术史上,大写意画家中像张朋这样具有造型能力的不多见,如此全面的亦不多见。张朋的绘画以自有的面貌出现,给观众以新鲜的美感,让人叹羡不已,回味无穷。
在张朋艺术中我们不能忽略他的篆刻艺术。张朋作品中大多用自己治的印章。他对秦汉以降各个时代的篆刻艺术以及明清诸贤流派的印章包括后来的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都做了扎实的研究。
张朋特别深入地研究了齐白石的篆刻艺术。齐白石是一位名声极大的篆刻家,他的印作以淋漓痛快的单刀直入开创了强悍激越的新面,在五百年流派篆刻出新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一席。但平心论之,齐白石个性强烈的长处中潜伏着单一空泛的短处。如,他的篆法习惯于舍圆就方,他的章法习惯于虚实处理为斜角对称,或边疏边密,他的刀法习惯于单刀长驱。诚然,这些短处在齐白石身上只是“潜伏”而已,他的多方面的学识修养,不失为大家风范。
张朋独具慧眼,善取众家之长,故其篆刻日臻完美,终于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其绘画交相辉映。他书法初学柳体,后改学赵、米、张迁碑、《淳化阁》草书等,又得力于金石篆刻,并融汇而成“自书体”。故所谓“自书体”亦成为张朋艺术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张朋先生闲暇时作诗自娱,正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张朋题画常用自家诗,每有绝唱,着实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张朋敬服齐白石,而在创作上则与之拉开距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表现领域更宽广,感情更平易,因之更与时代声气相通。
张朋是个能咬住菜根,甘于淡泊,执着研究学问的人。虽因种种原故辍画,但从未停止对周围与其艺术相关事物的观察。他曾拍着前额对友人说:“这里面装着好多画呀。”
一些著名的画家看了抚鹤堂匮藏张朋作品之后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李可染先生说:“张朋先生太不凡了。”“他很善于经营,用心可谓良苦。”
吴作人先生说:“历史不会埋没张朋的绘画艺术。”
黄胄先生说:“都说张朋先生花鸟画好,我觉得他的山水、人物画更好。”
唐云先生说:“画得太好了。”
崔子范先生说:“勿怪已故老画家李苦禅先生极为称赞,广为宣传。”
当代能称大师者几稀,而自诩者有人。然大师者,前足以继往,后足以开来,影响所及数百年。读张朋先生画作,其学问、品格、情操、意趣,不唯画内,更在画外,开卷受益,谨请公等飨之。
张朋的绘画艺术,其笔墨意趣是中国传统的,其绘画形式是现代的,其绘画艺术的整体包括思想应属于20世纪的。石涛说得好“笔墨当随时代”。鲁迅先生在写给陈烟桥的信中中:“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毕加索曾对张大千说:“你到这里找什么呢?艺术在你们东方。我正在研究你们的艺术,我在临摹齐白石的作品。”李可染先生曾说过:“我预言不久的将来能与西方媲美的唯有东方。”张朋的绘画艺术成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甲戌夏书于抚鹤堂之南窗
文章转自青岛青岛市张朋艺术研究会(www.cnqdzp.com),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