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浅议王冠惠花鸟画
传统中国画之品评,向来有神、妙、能、逸四品之标准,其中以逸品与神品为最高水准。然而翻开美术史的篇章,在将近两千年的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尽管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绘画大师,也留下了大量经典名画至今收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但在古代批评家们的眼中能称得上“神品”的并不多见,至于“逸品”,更是寥若晨星,唯有徐熙之花鸟与倪云林之山水,为世人所公认为“逸品”之典范。但若果真以此四品来关照古今之中国画,
葩华秀茂 韵致天成——王冠惠花鸟画印象
王冠惠是位有才华的天津花鸟画家,丁亥岁就曾读过他的画册,还曾购得过一幅他的《虞美人》条幅,辛卯岁夏末和他在后海边上一番叙谈,知道他在花鸟画创作上师从名师默默发奋,用功历数十年之久,很有心得,我颇为激赏。
上古淳风三千岁,而今无须从头越
两千五百多年前,圣人孔子的生活理想是什么样的,他的弟子们在编纂的《论语》中有所披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每每看王冠惠画的竹子,都使我想到孔夫子的这几句话,文中所描写的场景,是没有竹子的,想来想去,是画家的笔下,有圣人的气息吧,这句话说的有些说大了。